新闻动态 News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查看新闻

安徽校车首创“车补”模式

发布日期: 2012/3/27  [ 返回上页 ]

新学期开学以来,天天早晨7时许,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养贤乡个体校车司机卢家胜都要跑两趟新河小学,分批接送36名小学生。今年50岁的卢师傅是当地校车运营的社会车主,每学期从政府领取车补4000多元。


  据养贤乡副乡长方丽先容,该乡去年发放校车补贴近23万元,共有20多名车主从中沾恩,卢师傅是其中之一。


 


  养贤乡新河小学的校车补贴是宣城市推行校车治理新模式的一个缩影。宣城市教体局办公室负责人贾晖告诉记者:“我们结合实际,通过财政补贴方式,鼓励社会车辆介入,强化监管,疏堵结合,确保校车不超载,车主有盈利,家长少负担,学生能坐‘平安车’。 ”


 


  运力不足导致乘车难


 


  近年来,全国校车事故频发,教训惨重。导致农村校车安全隐患凸起的原因良多,一方面,受经营本钱和“村村通”路面尺度过低限制,农村普遍缺乏大中型校车,农村学校布局调整之后学生栖身分散,校车运力与学生交通需求矛盾日益凸显;另一方面,受经济利益驱使,校车超员比较普遍。此外,突击治超本钱大、效果差,往往治标难治本。


 


  运力不足导致乘车难,也埋下了安全隐患。据先容,宣城市3年来共撤并农村小学111所、初中10所,约有6万多名中小学生及幼儿需乘车上下学。因为运力不足,大部门学生乘坐中小型客车和低速载货汽车,这些车辆存在车况差、超员严峻、带病运行、驾驶员安全意识稀薄等安全隐患,极易发生交通事故。“在当前农村学校配备校车或全部建设寄宿制学校无法实现的情况下,一味去‘堵’会导致良多农村学生无车可乘。”宣城市教体局局长张宣标告诉记者,“只有相关职能部分协调合作,坚持疏堵结合、防治并重,才能有效化解学生‘乘车难’题目。 ”


 


  首创“车补”疏堵结合


 


  为解决农村地区接送学生车辆安全挫折,宣城市出台了相关意见,开展接送学生车辆的排查和检修工作;同时,在全省率先实行农村地区接送学生车辆专项补贴政策,补贴资金列入财政预算。


 


  宣城市财政局总会计师、行财科科长刘先锋告诉记者,该市坚持定车辆、路线、人数、时间、地点、责任及财政补贴等“六定一补”,建立激励机制,进步了车主正当运营的积极性。从2010年下半年开始,郎溪县、宣州区、宁国市政府均设立数百万元的专项补贴资金,纳入财政预算。


 


  为加强监管,该市对所有公私学校校车和驾驶职员进行严格审核,符合前提的发放专用标识,逐车建立档案,签订安全责任书,并将车辆行驶路线标明在同一标识上,乘车学生名册张贴在醒目位置接受监视。
教练车价格_客车教练车_东风教练车_半挂教练车©版权所有  企业地址: 湖北省随州市交通大道288号(工业园)鄂ICP备11007935号-2
销售经理:黄久成 13971798585      联系电话: 0722-7021555   传真:0722-7021555
企业邮箱:jlcwz6@163.com  技术支持:金思维网络  后台管理